安心的保證
台灣食品安全近日受到消費者高度關切,常有人問:「什麼樣的食品是可以吃的安心?」加工過的「食品」可以少吃,甚至不吃,但未經加工且天天要吃的「食物」要如何確保安全?以一日三餐都要吃進肚子裡的蔬果為例,最需關心的就是農藥殘留問題。
農委會積極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制度」( TAP, Traceable Agriculture Product ),讓每一份賣出的蔬果都有屬於自己的「身分證」,從生產、處理、加工、流通到販售都有完整記錄,讓消費者可清楚追蹤產品經過哪些流程、從何而來。且透過「 台灣良好農業規範」等作業基準的實施及第三者認驗證體系的把關,可以有效降低農藥殘留等農產品危害風險,也能確保生產過程對環境的親和性,而完、公開的履歷紀錄,除了有助於消費者深入了解自己的食物外,一有任何農產品安全問題,就可快速追查產地和來源、釐清責任,並且全面下架商品,不讓更多消費者受害,也能同時避免因消費者不安心理而導致其他合格的生產者跟著蒙受損失。
有了如此健全完善的產銷履歷制度,不僅僅農民的用心備受肯定,消費者也可備感安心購買食用。